為了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生活必須了解的事項!有效地震對策總整理
2025-07-28
日本文化、習俗
日本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地震多發國家,日本列島的大部分地區都存在地震風險。
這是因為日本的國土位於多個地殼板塊的交界處。
在日本,針對難以預測發生時間的地震災害,已有各種對策措施。
如果您目前居住在國外,並打算搬到日本生活,或是已經住在日本,建議您了解日本的地震對策和必要的準備事項。
本文將彙整在日本生活時必須了解的地震資訊。
關於日本的地震災害
在日本,每年大約發生約1,000次芮氏規模4.0~4.9的地震,以及約150次規模5以上的地震(2014年~2023年平均值)。
請務必注意這樣高頻率地震發生的事實。
※參考:氣象廳「關於地震」
日本過去發生的大地震
日本過去曾多次發生大地震。其中以下三場地震造成了大量傷亡。
【關東大地震:1923年9月1日:M7.9】
死亡/失蹤人數:約105,000人
關東大地震是在首都圈發生的地震,發生時間為午餐時段,加上當時整個關東地區吹著強風等多重因素交錯,導致超過21萬棟建築全毀。
【阪神淡路大地震:1995年1月17日:M7.3】
死亡/失蹤人數:約6,000人(含災害相關死亡)
這是一場發生於兵庫縣南部局部地區的直下型地震,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被稱為「戰後最嚴重的自然災害」。許多建築倒塌。
【東日本大地震:2011年3月11日:M9.0】
死亡/失蹤人數:超過20,000人(含災害相關死亡)
東日本大地震時,岩手、宮城、福島縣遭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海嘯襲擊。海嘯在宮城縣女川漁港測得高達14.8公尺。
此外,由於海嘯的影響,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爐心熔毀,對全球各國的核電認知產生重大影響。
※參考:內閣府防災資訊網站「關東大地震100年」專頁
※參考:內閣府防災資訊網站「特輯 東日本大地震」
此外,除了地震本身的直接搖晃,海嘯與火災等次生災害也極為嚴重。
例如,海嘯是由海底地震引起海水上升,形成巨大波浪衝擊沿海地區。在東日本大地震中,海嘯造成的損害尤其慘重,導致大量人員喪生。
火災也是地震後常發生的災害之一。因瓦斯管破裂或電線短路引發火災,加上道路中斷,消防車無法即時抵達,導致災情擴大。
日本未來可能發生的大地震
日本政府為了將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,利用高精度的預測技術預測可能發生的大型地震。
其中特別令人擔憂、可能對首都圈造成嚴重災害的地震,是「南海海槽地震」。
南海海槽地震預估規模為芮氏8至9級,未來30年內發生的機率約為80%。
預估受災區域廣泛,從沖繩、鹿兒島至神奈川、東京、千葉、茨城等地,包含整個首都圈。
※參考:內閣府防災資訊網站「地震災害」
以地方政府為中心的災害應對措施
日本各地方政府為了在地震發生時將損害降至最低,正在推行以下措施:
實施防災演練
災害因地區特性不同而異,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須採取個別應對。
地方政府透過防災演練、防災活動、防災諮詢窗口等方式,提升居民的防災意識。
目前也出現了分享地方政府防災資訊的手機應用程式,以及讓民眾能以遊戲方式參與的防災演練等各種形式,讓居民能更容易學習防災知識。
建議踴躍參加地方政府實施的防災演練。
發放多語言災害資訊手冊
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協助不懂日文的外國人,製作了多語言版本的災害資訊手冊。
為了在緊急時刻不因只有日文說明而慌亂,建議事先索取這些多語手冊。
此外,在內閣府防災資訊網站上,也提供了名為「給外國人的減災重點」的多語言海報。
查詢地方政府防災資訊的方法
若想查詢自己居住地的防災演練等資訊,可採取以下方法:
-
瀏覽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,查詢防災相關資訊
-
透過內閣府防災資訊網站搜尋地方資訊
-
使用地方政府專屬的防災資訊應用程式
-
閱讀地方政府或社區發布的宣傳刊物
以上方法也能取得防災演練或多語言災害資訊。
個人能為地震事前準備的事項
地震無法預測何時發生,因此平時做好準備非常重要。
本章將介紹居住在日本的人應做的地震應對準備。
地震應準備的攜帶品與儲備品清單
請參考以下攜帶品與儲備品清單,並依照家庭成員數、性別、年齡、宗教等需求酌情補充:
【攜帶品】
-
飲用水
-
緊急糧食
-
手機充電器或行動電源
-
手電筒
-
收音機
-
備用電池
-
安全帽或防災頭巾
-
貴重物品
-
現金
-
毛巾
-
口罩
-
換洗衣物
-
雨具
-
衛生紙/濕紙巾
-
手套
-
小刀、開罐器、開瓶器
-
打火機、火柴、蠟燭
-
塑膠袋
-
健保卡或護照等影本
-
急救藥品
【儲備品】
-
飲用水(每人每日約3公升)
-
食物
-
毛毯/睡袋
-
盥洗用品
-
鍋子/水壺
-
簡易馬桶
-
藍色防水布
-
衛生紙/濕紙巾
-
報紙
-
工具類
-
免洗筷/紙杯/紙盤
-
保鮮膜/鋁箔紙
關於防災用品的更詳細資訊,也請參考其他防災指南頁面。
為了減災可在家中實施的對策
「減災」是指在災害發生時,盡可能將損害減少的對策。
地震的發生無法控制,因此透過減災措施來保護自己與家人是非常重要的。
請參考以下方法,進行居家減災準備:
【固定家具】
若為自有住宅,可使用釘子等方式,將家具牢牢固定在牆壁上,以防止地震時傾倒。
在日本,有販售可用來固定家具的伸縮桿等商品。若居住於租賃住宅,建議採用不會損傷牆壁的固定方法。
【不要將重物或易碎物放置於高處】
地震發生時,放置在架子上的物品可能因晃動而飛出,造成住戶受傷。
為了防止此類情況,平時就要養成不將重物或易碎物放置於高處的習慣。
此外,作為火災對策,也可考慮安裝「感震斷電器」(當偵測到地震時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)。可預防地震後因電流復通而引起的「通電火災」。尤其居住於住宅密集區域者,更應考慮安裝。
事先確認避難所
「避難所」是指在因災害導致無法繼續居家生活時,供災民臨時居住、確保安全的場所。
具體來說,學校的體育館、公民館等通常會被指定為避難所。全日本設有超過8萬處避難所。
此外,與避難所不同的概念為「避難場所」。避難場所是為了保命而緊急避難的地點,依據《災害對策基本法》,會針對各類災害類型進行指定。
請查閱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等資料,事先確認最近的避難場所與避難所的位置。
避難場所與避難所也可以作為災害發生後與家人會合的地點。
在預測可能發生海嘯的地區,有時也會另行指定「海嘯避難大樓」或「高地避難路線」。若居住於海邊地區,請務必確認前往海嘯避難地點所需的時間與路線。
災害時可用的應用程式與網站資訊
最後,介紹幾個在災害時可派上用場的APP與網站。
平時就使用這些APP或網站蒐集防災資訊,一旦發生災害時就能熟練運用。
【NHK WORLD – JAPAN「Disaster & Emergency」】
這是NHK官方網站,提供地震、海嘯、颱風等災害資訊,主要以英語為中心的多語言對應。在日本國內發生災害時,可即時取得最新快報、避難資訊、災情狀況等可靠訊息來源。網站也提供影像新聞、附地圖的速報、過去災害的解說等內容,是對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或旅客極具幫助的防災工具。
【多語言防災資訊「Safety tips」APP】
這是由日本觀光廳監修的免費APP,針對訪日與在日外國人,支援13種語言,能通知地震、海嘯、颱風等災害資訊。當地震發生、發布特別警報或避難指示時,會即時以推播通知方式提供資訊。除氣象資訊外,也具備避難場所搜尋、醫療機構資訊、交通連結等多功能,是災害時非常實用的工具。
【Japan Safe Travel(JST/日本政府觀光局)】
由日本政府觀光局(JNTO)提供,針對訪日外國人的災害與安全資訊網站。提供關於地震、颱風等自然災害、公共交通運行情況、機場與觀光設施的最新資訊,皆以英文清楚呈現。並與LINE連動,即使短期旅客也能簡單取得災害警報。
【Yahoo!防災速報】
「Yahoo!防災速報」除了地震速報,也會提供J-ALERT、火山訊息等多樣化資訊。
也能查閱有關生活機能(如水電瓦斯)的共享資訊,即使在避難期間也能派上用場。
部分功能如操作介面、安否確認信件等也支援英文。
【國土交通省 防災門戶網站】
國土交通省提供的防災門戶網站,整合了災前預防與災後必要資訊。
整個網站不僅支援日語,也可切換為英文、中文、韓文等多種語言。
總結
若要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生活,事前了解地震知識並做好準備是非常重要的。
請以本篇文章為參考,開始著手防災與減災。日常中的準備,有可能在緊要關頭決定家人與自身的命運。
此外,不僅需對地震本身提高警覺,對海嘯與火災等次生災害的意識也同樣重要。這些災害常常在災難發生後短短數分鐘到數十分鐘內奪去人命。
為了保命,請在日常生活中明確掌握「要帶什麼」、「要逃往哪裡」,並定期加以確認與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