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過夏天必讀!中暑指南
2025-06-29
日本文化、習俗
每年夏季日益嚴峻的日本,不僅對日本人而言是一段艱難的時期,對外國人來說也是一個嚴酷的季節。
對於濕氣重、悶熱的日本夏天,許多人可能會覺得「比起自己國家的夏天更難熬」。
此外,由於高溫,日本因中暑而倒下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。
如果打算在日本度過夏天,最好提前了解如何預防中暑,以安全度過日本的夏季。
本次我們詳細整理了關於中暑的預防對策及應急處理方法。
日本夏季的平均氣溫、濕度與特點
據氣象廳發布的資料,2024年8月東京都的平均氣溫/濕度為29度/79%。
僅從這一溫濕度來看,與其他國家相比,不能簡單斷言日本的夏天特別炎熱。
然而,2023年東京都記錄到的「真夏日」(日最高氣溫在30度以上)有90天、「酷暑日」(35度以上)有22天、「熱帶夜」(最低氣溫在25度以上)有57天。
2023年,真夏日、酷暑日與熱帶夜的天數全部刷新了紀錄。
此外,2024年還有9個地點記錄到最高氣溫超過40度(稱為「極酷暑日」)。
從酷暑日與極酷暑日的天數也可以推測出日本夏季的炎熱程度。
※參考:國土交通省氣象廳「過去氣象資料查詢」
※參考:Yahoo! JAPAN新聞「今年東京的炎熱總結:高壓與低壓及鋒面交替通過,本週末起冷空氣南下,迎來短暫的秋季開始」
※參考:國土交通省氣象廳「2024年夏季(6~8月中觀測到40℃以上的日最高氣溫地點)」
對外國人來說,日本的夏天是難以度過的季節
根據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氣象協會進行的調查,大約八成的外國出身者認為「日本的夏天比自己的祖國更難熬」。
此外,來自印尼、泰國等熱帶地區的出身者中約六成也表示同感。
日本的夏天不僅氣溫高,濕度也高,因此形成了一種潮濕悶熱的特殊炎熱感,這就是主要原因。
※參考:邁向零中暑:「熱零研究報告:訪問外國人關於『日本的炎熱』調查 第1彈」
如何在嚴酷的日本夏天預防中暑
中暑是指身體無法適應高溫多濕的環境,出現各種症狀的狀態。
中暑的代表性症狀如下。若放任不管,可能會惡化為嚴重情況。
l 臉部發熱
l 頭暈、眼前發黑
l 肌肉酸痛、肌肉痙攣
l 無力、噁心
l 出汗異常或完全不出汗
l 體溫升高
l 皮膚發紅
有些人可能不會將中暑當作嚴重問題,但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失去意識甚至死亡。
根據厚生勞動省的統計,日本國內每年約有一千人因中暑而死亡。
計劃在炎熱季節前往日本的人,應該事先掌握預防中暑的方法。
中暑預防對策① 補充水分
最重要的中暑預防對策是經常補充水分。即使不口渴,也要養成喝水的習慣。
尤其是運動飲料等含有鹽分和糖分的飲品,有助於身體吸收水分。運動飲料還能有效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鈉(鹽分)。
不過,請注意不要攝取過多鹽分。
中暑預防對策② 確保高品質的睡眠
睡眠不足會擾亂體溫調節功能,因此為了降低中暑風險,必須確保良好的睡眠品質。
不僅要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,如果因熱帶夜導致睡眠品質下降,可使用冷氣的定時功能,避免在半夜醒來。
在酷暑季節,建議每天保持7~8小時的睡眠時間。
中暑預防對策③ 均衡飲食,打造強健體質
為了預防中暑,均衡飲食也非常重要。
特別是日本的夏季蔬菜,富含人體在炎熱季節所需的營養素。
具體來說,請積極攝取鈉、鉀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等。
如果因高溫導致食慾不振,也推薦攝取蔬果奶昔等。
中暑預防對策④ 採取降溫措施度過夏天
為了減緩炎熱,建議在戶外使用帽子或陽傘。
尤其在高溫時段,請避免長時間待在戶外,室內則應妥善使用冷氣。
此外,也建議確認所在地的溫度與濕度,以評估是否存在中暑風險。
特別是旅遊時造訪夏季的日本,容易想要在有限時間內參觀更多景點,但請注意適時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中暑時的應急處理方法
如果可能出現中暑的情況,請參照以下方法進行急救處置。
但若懷疑中暑且對方意識不清,請立即撥打救護車,同時進行應急處置。
中暑應急處置① 移動至涼爽的地方
首先移動至有冷氣的涼爽地點。
若無法輕易前往涼爽處,請先避到通風良好的陰涼地。
若出現頭暈或站不穩的症狀,請在涼爽處躺下休息。
中暑應急處置② 降溫身體
脫去衣物或使用冰袋降溫。建議針對頸部、腋下、大腿根部進行冷卻。
若無法取得冰袋,可用冰涼的瓶裝飲料代替。
中暑應急處置③ 補充運動飲料等水分
在進行降溫的同時補充水分。若可能,請飲用能同時補充水分與鹽分的運動飲料。
但若出現嘔吐症狀,請注意避免水分誤入氣管。
總結
日本的夏季對許多外國人來說是一個難以適應的季節。
由於高溫高濕,有時會出現如被蒸煮般的悶熱天氣,因此中暑風險大幅上升。
計劃在夏季前往日本的人,請務必掌握中暑的預防對策與應急處置方法。
一旦發生狀況時,若能採取適當對應,將可降低陷入嚴重情況的風險。
請時刻意識到中暑的風險,避免勉強行動,確保在日本的夏季能安全生活、享受愉快的旅程!